首 页
发布时间: 2023-08-01 作者:严峻 点击数:0
陕西西安给公司起名字,办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怎么写能一次办成?
随着商事登记门槛降低,零基础创业者冲进商海交学费的案例比比皆是。系列登记课中,讲讲营业执照的秘密。小小一张营业执照,其实并不简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创业开公司,经营范围该怎么定?不少新手创业者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新手小白会找到以下几种错误示例:
一是网上搜不知所云的答案
错!网上搜的xx知道的结果不少是谣传,流传多年的所谓答案早已过时。
二是自己创造的高大上词汇
错!自己创造的词汇再高大上,也不如国家的规范用语,营业执照不是广告牌子。
三是特定行业中使用的术语
错!行业术语一般是行业内部人士能看懂,但经营范围登记的目的是让社会大众都看懂。
四是别人营业执照上的用语
错!别人家营业执照不一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办的,也不一定符合现在的规定。
五是XXX要求必须有的表述
错!XXX要求必须用啥词纯粹是虾扯蛋,营业执照怎么办,只有登记机关说了算,别人没资格说三道四!
《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中明确规定:
“有关主管部门不得以企业登记的经营范围为由,限制其办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或者其他政务服务事项。”
也就是说,除经营范围登记机关以外的任何领域的任何部门,只要是拿经营范围说事,不给办这,不给办那,要求增加、删除、修改经营范围用语等,都是违反国务院文件的做法,遇到这种事,请理直气壮地拿出国务院文件为自己撑腰。
采用以上这些错误办法搞出来的经营范围,因为没有依法申请,基本没可能一次性通过审查。
除了这五种新手小白必然踩雷的误区外,还有下列典型误区:
一是经营范围表述不明。比如说“商品销售”“从事服务”“酒店用品”等不明确的经营范围会导致登记机关和其他各类部门不知道企业经营的到底是什么,无法进行后续审批和监管,必然要被驳回。
二是经营范围重复混淆。比如说申请的经营范围是“食品销售、饮料销售、蛋糕销售”或者“机械设备销售、农业机械销售、播种机销售”这种,虽然单个经营范围都没什么问题,但合到一起,就出现了重复。这种要经营范围大的同时还要经营范围小的做法不可行。
三是内部管理行为和经营行为混淆。有的企业免费供员工吃饭,并不是经营行为,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同类的还有企业招聘员工不需要有人力资源的经营范围,企业自产产品包装和销售都不需要单独登记包装服务或产品销售的经营范围。普通企业对外投资、企业自己盖房子,同样不需要登记投资或建筑有关的经营范围。
四是直接申请需办理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部分特殊行业实行前置审批制度,经营者须办理有关许可之后才能办理营业执照。这类经营范围在未取得许可时,不能申请办理执照。具体目录见: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2021)发布!
五是经营范围表述使用不必要的形容词。有的企业登记时,申请“高级进口瑞士手表零售”“绿色有机土特产食品生产”、”老年妇女广场舞专用中国风服装批发”等经营范围,企业认为这类经营范围中的形容词是描述其经营特点的必须项,于是登记窗口经常会发生如下对话:我生产的就是绿色食品,凭啥不让我经营?我卖的就是这种服装,为啥不让我卖?实际上这种对话反映的是企业认识上的误区,不是不让卖,而是要使用规范的经营范围,营业执照不是广告牌,用语应客观工整,不需要修饰。
六是经营范围用语工艺化。如使用畜禽粪便制造沼气、回收秸秆加工饲料、接入工厂余热为居民供暖、XX制取XXX产品以及一些技术上的专业名词等等。此类经营范围申请将其原材料、生产流程、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加入经营范围,目的一般是表示其产品或服务的特殊性,但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等不是登记事项,企业自行确定,不需要写到执照上。
那么,说了这么多,怎么能一次性通过经营范围审查呢?
当然是要依法登记,使用规范表述用语了。
《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中要求,开展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编制经营范围规范目录,为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提供服务。